杨之:新闻“早产”说明了什么?
- 更换背景颜色:
-
-
-
-
-
-
-
8月5日下午,有网友发现,安源区人民政府网站上,一篇文章竟然“早产”26天,发布时间穿越到了“2015-8-31”。当天下午16时许,中国江西网记者登陆安源区人民政府网站看到,在首页“部门工作”栏目中挂有一篇名为《省工信委组织召开昌九一体化产业对接会》的文章。文章日期显示,发布时间为“2015-8-31 15:53”,文章来自省工信委网站。(8月6日中国青年网)
“穿越剧”固然很火,但作为政府权威网站,拿新闻作“穿越”,这种“赶时髦”做法未免有敷衍塞责之嫌,难怪引得网友议论纷纷。
姑且不谈新闻内容,如此“早产”难不成是想体现其高速办事能力?这应该不是工作人员本意吧。欲速则不达,如果片面追求办事速度,忽略营养的补充,办不好不说,还容易“夭折”,到时只怕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回到新闻本身,根据《辞海》对其定义,是指“报社、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台等新闻机构对当前政治事件或社会事件所作的报道”,真实性、准确性、时效性是其主要特点。也就是说,新闻都应做到以上几点。而此次“早产”新闻是一则工作信息,报道的是“昌九一体化产业对接会”,而原本7月30日就已召开的会议,报道时间却在26天之后,此种行为,与新闻所追求的时效性、准确性实有不符,也就不能发挥其正确的传播和引导作用。
那么,疑惑来了,新闻为何“早产”?究竟是系统出了故障,还是人为操作失误?笔者认为,事情既已发生,当下最重要的并不是找出“早产”原因,而是如何防避“早产”,为以后的工作开展积累经验。
信息发布人员是新闻收集、传播的主体,对其负主要责任,其能力高低、态度好坏直接关系着新闻质量优劣。一个优秀的工作人员能带动新闻发挥积极健康的引导作用,反之则起负面效应,甚至误导民众。可见,保证工作人员队伍的素质非常重要。同时,据安源政府信息中心凌主任介绍,该网站近期正处于改版过程,不少栏目都在不断的更新完善中。在网络日益发挥重要作用的今天,网站的建设和管理必不可少,政府门户网站作为政务信息发布的权威平台,当然更应注重这点。但要真正防范“早产”,仅靠工作人员和网站建设还不够,如何弥补人与软件的不足,这就需要发挥监督机制的“把关”作用了。新闻发布前,从收集到整理,都应层层审核、全方位的加强监管并及时修正,切实把“早产”因素扼杀在摇篮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