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冒充领导”能成 “生财奇招”?

中国法制网   2015-07-31 11:04:30
更换背景颜色:
 
 
 
 
 
 
 
更改文字大小:

    嗜好上网,经济上十分拮据,阳谷县一名中年男子竟冒充省纪委领导实施诈骗,还花几十元伪造省纪委和财政部的公章,这名胆大包天的男子先后骗取两名村支书50万元。(来源:凤凰网7月28日)

    俗话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冒充省纪委领导,以可以为村里修路、打井申请上百万的配套资金,来诈骗村干部,不得不说该男子行骗手段之“高明”,给自己冠以一个领导的名号,轻轻松松50万元就骗到手了。

    以“冒充领导”的方式来诈骗的案件绝不仅此一例,仅在这半个月之内,能搜索到的就有“男子冒充领导给合作伙伴打电话诈骗5万元”、“驻马店4人团伙冒充领导诈骗200万”等4条新闻信息。为何“冒充领导”能成为犯罪分子的“生财奇招”?笔者认为,关键还是在于多年形成的权钱关系。

    “领导手中有权,办事找人花钱”,这几乎成为一个心照不宣的事情。要办好事,办成事,不给“活动经费”怎么疏通关系?尽管现在我们政府在大力反腐倡廉,惩治了不少的“大老虎”,不少领导作风也得到了根本性好转,但是群众在求人办事之时,还是用“给钱的多少”来衡量“领导办事效率的高低”。正是因为人们心里还留有这样的惯性思维模式,才给骗子们留下了可行骗的机会。说到底,这还是一个长时期形成的社会诟病。

    笔者认为,要彻底根除“权钱关系”,最重要的还是要进一步完善监督管理机制,改进领导干部作风,自觉坚守廉政底线,让老百姓相信领导干部,才能彻底消除老百姓“花钱才能办事”的想法。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