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车上唐宋诗词伴随“小候鸟”甜蜜远行
- 更换背景颜色:
-
-
-
-
-
-
-
“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7月25日,从武汉开往北京西的D2032次列车餐车里传来阵阵童音,十几个小朋友正在乘务员的陪伴下玩耍。(《楚天都市报》7月26日)
在快速飞奔的列车上,当你听到一首首儿歌、唐宋诗词,并不是孩子父母传递给孩子的知识,而是列车工作人员陪着孩子在列车上有着愉快的旅行,而推出的为“小候鸟”服务的一项新时尚活动。
“小候鸟”是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随着农民工进城打工,他们的子女成为“留守儿童”,在农村老家上学读书,利用每年暑寒假孩子们进城与父母团聚,而产生的新名词——“小候鸟”。“小候鸟”一般指城市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寒暑假期间,他们从家乡“迁徙”到城市与久别外出务工的父母短暂相聚。
暑运期间,铁路客运迎来留守儿童探亲热潮。从武汉开往北京、上海、广州的列车上,随处可见找父母的“小候鸟”。“候鸟流”最多时占客流总量的三成左右。自暑运以来,每天都会有上百名小朋友乘车,有随父母旅游的、有参加夏令营的、还有留守儿童探亲的,甚至有十几岁的大孩子买成人票带着两三名小孩单独乘车探亲的。发现单独旅行的孩子时,乘务员会格外照顾,并指定乘务员看护。
儿行千里母担忧,铁路关爱在前头。为了确保“小候鸟”安全、顺利、愉快地出行,铁路部门采取了许多爱心、细微服务,最大限度地让孩子旅途。为“小候鸟”做好引导、购票、进站、上车服务。比如:火车站开通绿色通道、候车室提供玩具、休息室;在列车上,工作人员一路照顾他们,并讲解安全知识。
当然,关爱小候鸟不仅仅一个单位、部门的事情,需要全社会的力量来关注、来呵护、来关爱。希望社会各方能给予“小候鸟”更多的关爱与温暖,使他们能与其他正常孩子一道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