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机关里的年轻人致敬
- 更换背景颜色:
-
-
-
-
-
-
-
这个夏天,749万高校毕业生离开校园,踏入社会,他们当中有一部分人即将走上公务员工作岗位,成为“机关里新来的年轻人”。(人民网 7月14日)
俗话说门外看笑话,门内看行道,而如今这句话是清晰的说明了公务员体制内外之别的看法与观点。在很多体制外的人看来,公务员一劳永逸、体面稳定;而身处体制内的年轻公务员们却常常对这种工作和生活状况表示迷茫困惑。就如报道里的林岚985高校毕业,在北京拿着5000不到的工资,在家人和亲戚眼里“稳定而有社会地位,好找对象”;在师兄师姐看来,意味着工作轻松,有可能分到福利房。然而实际上是给领导写的稿子,需要一遍又一遍地修改,仔细推敲每一处标点的使用;给地方下发一个通知,需要去很多地方调研,“周末加班有时是家常便饭”。
在党的十八大后,随着八项规定、养老金并轨等政策的出台以及公务员福利的削减,在这个队伍里不论是家境偏好的中产阶级、白手起家的“凤凰男”亦或是满怀政治抱负的高才生度会为了看病挂号、孩子上学等问题而苦恼,因为如今大家都再也没有特殊待遇。同样随着工作时间的推移,机关里的年轻人已经渐渐习惯了工作中的说话做事风格,而逐渐远离曾今自己的梦想和期望。
时间在流逝,岁月在前进,斗转星移。机关里的年轻人们也在一步步的成长,很多时候面对日复一日的工作内容和环境,丢失了自己的本质专业,而在成家面前时苦于囊中羞涩或是地理条件不好而被迫放弃爱情时,我们的年轻人是否还有勇气放下这份看似安逸体面的工作呢?笔者认为大多数人是犹豫的,毕竟专业丢了太久太多,而自己又习惯了如今的工作体系,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面临着爱情事业不能两全或者说难以抉择时,请我们都为他们致敬。
不论是生在基层的机关年轻人还是在中央机关的年轻人,很多时候他们都付出了比回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然而他们无缘无悔,所以不论是我们的百姓还是我们的领导,都请肯定他们的付出,为他们的工作致敬。
作者:大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