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小池:电视问政,怎能“问”而不“为”
- 更换背景颜色:
-
-
-
-
-
-
-
2015年上半年武汉电视问政7日晚举行第二场,首次将镜头对准了该市各区的村级基层组织。村委会大门紧闭、书记每周只上两小时班、冒领村民补偿款……面对暴露出来的村级基层组织慵懒涣散状况,被拷问的各区书记纷纷看到工作中的不足,表示将加强改进。当天的这场问政以“村级基层组织如何坚强有力”为主题,武汉市各区书记迎来这场“期中考”。当晚播放的督查人员和媒体明察暗访电视短片,暴露和揭示武汉1800多个农村基层组织中存在的不作为、乱作为等诸多乱象。(
电视问政本意是好的,为的是能让群众百姓在“阳光政务”下对自己的家乡知根知底,也能起到强化政府职能,督促党员干部踏踏实实做事的一种方法。但是,文中所说的“面对暴露出来的村级基层组织慵懒涣散状况,被拷问的各区书记纷纷看到工作中的不足,表示将加强改进。”似乎,“加强改进”这些话已经成为了领导干部惯用的推诿之词。至于下来之后到底有没有改进、有没有安排专人负责、改进的效果怎么样、群众知不知道,这诸多问题可能还要打上个巨大的问号?
如何让电视问政真真正正的起到作用?如何让暴露的村委会大门紧闭、书记每周只上两小时班、冒领村民补偿款这些基层组织慵懒涣散状况得到根本的改变?如何使当地百姓切实的感受到“阳关政务”的温暖?笔者认为决不能仅仅停留在“问”而不“为”。“问”只是解决基层问题的前一步骤,“为”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问”出问题之后,怎样“为”来解决问题,又怎样“为”的阳光、“为”清廉、“为”的百姓满意,才是党政部门应该积极思考,并且切实拿出具体行动的事,而不是用“回去加强改进”、“回去立马看看”之类的语句推脱开来。
村级基层组织在整个基层组织中起到的是战斗堡垒的作用,对全党全人民发展的作用不容小觑,所以“问”与“为”的双管齐下就显得格外重要。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让百姓沐浴在“阳光政务”的温暖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