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将:长“栽树”才能久“乘凉”

中国法制网   2015-07-06 10:17:05
更换背景颜色:
 
 
 
 
 
 
 
更改文字大小:

中央时隔二十年遴选和表彰全国优秀县委书记的行动,再次把全国人民的目光聚集在了这个担负“一线总指挥”的群体身上。作为贯彻党中央政策的最后一公里,县委书记是承上启下的关键节点。政策能不能准确地传达贯彻,群众意见能不能及时向上反馈等等都要经过县委书记这个节点,因此县委书记也直接代表了党中央和政府在群众眼中的形象。“郡县治、天下安”,县委书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习总书记对县委书记提出的“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的要求也反映了怎样才能当一个合格的县委书记。

正如兰考县忘不了焦裕禄,而焦裕禄不仅仅是兰考县的代名词,也是中国共产党员的好榜样,人民的好儿子。这是党和国家对他的赞扬,更是人民对他的肯定。曾经的兰考县饱受风沙、盐碱、内涝之苦,在焦裕禄同志的带领下,如今早已换了景象。焦书记带领群众种植的泡桐,成为制作古筝、琵琶等乐器音板的最佳材料。乐器制作已经成为兰考四大支柱产业之一,全国90%的民乐音板产自兰考。兰考的泡桐还制成了家具、板材远销国内外,形成了全县500多家企业、4万多人就业、产值100多亿元的"泡桐经济产业链"。“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如今葱葱泡桐便是焦书记留给后人的最好财富。让老百姓说爱你,才是为官一方的最大功绩。

从焦裕禄到孔繁森,再到谷文昌,我们可以看到无数奋斗在一线的人民的好儿子。尽管有傅春荣、冀东书等落马书记的出现,但38名落马不能代表全国2800名县委书记。落马书记可能会产生“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汤”的影响,此次遴选表彰优秀县委书记既表现了党中央对整个县委书记群体的信任,也通过此次机会给县委书记们敲响了警钟,提出了要求。

焦裕禄栽种的泡桐已然成为兰考县当地的支柱产业之一,然而若总是吃前人栽种的树木毕竟会有山穷水尽的一天,期望以后的县委书记们都能够切实为群众谋福利,放得更长远,种好自己的“小树苗”,历届历任持续下去,才能让一方子孙永远有荫可乘。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