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萍:拉家常不让职工“心理罢工”
中国法制网
2015-06-30 12:37:07
- 更换背景颜色:
-
-
-
-
-
-
-
“通过谈心交流,我找到了自身存在的缺点和不足,平时因为工作和车间干部、工长产生的隔阂也迎刃而解,消除了思想包袱,心情爽快多了,工作上也更有干劲了!”“七一”前夕,襄阳供电段钟祥供电车间职工周涛在和车间党总支书记张喜亭交谈后深有感触地说。(新华网6月29日)
熟悉铁路工作的人都知道,牵引供电这项工作具有高高空、高压、高速度的三高特点,施工作业安全压力大,作息时间不规律等问题,极易造成职工身心疲惫,给供电安全生产埋下隐患。做好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努力消除职工“心理罢工”现象,让职工“轻装上阵”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襄阳供电段领导和党员干部与职工经常性地进行面对面交流谈心、拉家常等活动,帮助职工调适心理状态,努力消除职工因为工作生活产生的消极情绪,让职工舒心工作快乐回家。
笔者认为,这是十分值得提倡的举措,职工并不是工作的机器,是有血有肉的人,有家庭有牵挂,会有私事会有困难,作为上级领导不能只是为了效果,而一味地给职工敲警钟,竖威严,这样会使得职工在还未履职上岗前,心理就已经很沉重疲惫了,然而工作是不容忽视的,于是只能硬抗着硬撑着,检查验收一个接一个,不容喘息,久而久之,等待着的只能是崩溃,压力并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得到舒缓的,表面无事,并不代表心理健康。
面对面的聊天,拉家常等,不仅能够拉近干部与职工的距离,更加亲近,也是告诉职工领导是亲民的,是能够为职工排忧解难的,是能够为职工设身处地的着想的,帮助职工调适心理状态,努力消除职工因为工作生活产生的消极情绪,让职工舒心工作快乐回家,职工体会到领导的关心和好意,工作起来也会更加积极,从而在工作中全身心的投入,并得到更多的快乐,而不是只有压力和训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