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林林:网络监督就应该多一些找茬?

中国法制网   2015-06-29 15:39:21
更换背景颜色:
 
 
 
 
 
 
 
更改文字大小:

 

“15年6月19日(五月初四)约18点,神木县,陕K1989警,执行公务?”昨天中午,网友@麻毛雄在发出三张照片质疑神木县一警察可能存在公车私用的情况。随后,榆林市公安局官方对这条进行转发,回复称,“翻开你的发现大都是负能量,尤其针对警察,我想这个社会都像你一样整天无所事事,那咱们都去监督好了,好多工作是需要人去做的,我想是家里人又违法了吧?找公安的茬。”(6月26日人民网)

网友@麻毛雄在发出三张照片质疑神木县一警察可能存在公车私用的情况,在网络时代这本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但是面对网友的这一质疑,当地公安局却不能正确面对,反而以“我想是家里人又违法了吧?”这样的方式应对,反问网友在找公安的茬。

在当前网友监督不断深入的当下,面对网友的质疑,如果处置稍有不当,就可能引发连锁效应,就可能给自己带来更大的麻烦,这样的事例在可谓是不少见。那么为何榆林市公安局还敢用官微和网友叫板?

原因不外有这样两种情况,一是该位网友所言不属实,而且更是市场以不属实的言论诋毁警察的形象,所谓“狗急了也会跳墙”,当地警方终于忍无可忍,最终选择了反抗;二是该位网友所言属实,当地警方做贼心虚,所以才加以强辩,企图先声夺人,在网络上迅速占领有理的位置。

当前,网友监督的意识在不断提升,在监督过程中或多或少存在一些信息不实的问题,面对这些不实的信息,作为当事人肯定会愤愤不平。其实,笔者觉得,不管是网友所言是不是属实,面对质疑,都应该心平气和的对待,都应该以一种敢于接受的监督的态度去面对。即使所言不属实,也应该用事实的证据去反驳,而不是用强辩?正所谓“有理不在声高”。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