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书记”的担当
- 更换背景颜色:
-
-
-
-
-
-
-
“第一书记”的担当
这几日,中央机关选派优秀干部到村任第一书记的报名工作陆续完成,一大批优秀干部热情高涨,报名填表,接受组织的挑选。这样大规模的报名行动,源于不久前中组部、中农办、国务院扶贫办联合印发的一份通知,这份通知对选派机关优秀干部到软弱涣散村和建档立卡贫困村任第一书记工作专门作出了部署。(2015年06月23日08:1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些地方选派优秀机关干部到村里任职、挂职,是有利于了解基层真实情况,夯实基层工作基础、培养锻炼干部的举措,一举多得。那么,作为“第一书记”如何才能有担当呢?
首先,选派优秀机关干部到农村任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就是为了选好配强村党支部书记、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作为被选出来的“第一书记”,从思想根源上就要清醒认识到:农村生活条件艰苦、矛盾错综复杂、利益千丝万缕,面对涉农资金、扶贫款等各种诱惑,必须具有坚强的党性、过硬的能力和优良的作风。
其次,机关干部到农村任职,如果不能放下官架子,褪不去官气,就容易被老百姓当作“外人”,摸不到实情、听不见真声、打不开局面。身为“第一书记”不仅要身到农村,还需心到基层。身到,就是坚持驻村工作,在工作中培养对基层群众的感情,在干事中加深对农村工作的认识;心到,就是踏踏实实,牢记使命、尽职尽责,为群众致富、村庄发展倾心竭力、出谋划策,杜绝“镀金”、“跳板”心态,排除“畏难”、“怕苦”情绪,一心一意、专心致志,用心干出几件群众称道、组织认可的实事、好事,用真情实绩赢得群众信赖。
“第一书记”的任职能有效地促进干群关系和谐,密切干群关系,关系社会的和谐稳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相信在有担当的“第一书记”的带领下,我们党一定能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拥护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