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上泉:除“蝇”务尽,还清凉于百姓
- 更换背景颜色:
-
-
-
-
-
-
-
反腐的对象是违法乱纪、作奸犯科的党员干部、公职人员,在这之中那些位高权重、危害巨大的被称作“老虎”,而那些官微职小、直接与民接触的则被喻为“苍蝇”。“苍蝇”虽比不上“老虎”牙尖爪利,却能传播病菌,危害同样不能小觑。
普通群众,多是与村社干部、街道社区干部、乡镇干部、县上各职能部门干部接触,以解决修房建屋、结婚生育、医疗报账、子女上学、外出务工等与日常生产生活紧密相关的琐碎却又重要的事情,而这些环节的“操盘手”、经办人此时就显现出存在的“价值”。一些地方,这些职能部门和经办人员常常存“脸难看、门难进、事难办”的衙门作风、“吃、喝、拿、要、卡”的违法违纪行为,农村尤为突出。上述以权谋私、侵害百姓利益的行为都是对办事群众的伤害,损害了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和威信,破坏了党群、干群关系,极大地危害了党执政的基础,党和政府对此高度重视,中央领导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听民意访民情、想办法出措施,以期坚决遏制群众身边的腐败。媒体也给予了高度关注和持续报道,《凤凰网》刊载源自《人民日报公众号》《基层贪腐、乡匪村霸,这些农村问题中央看到了、办法找到了》的文章,让广大网民知道,党中央不仅高度重视打击那些危害大、职位高、影响坏的巨贪,也十分重视反群众身边的腐败、打“苍蝇”。
自新一届党中央开展强力反腐以来,老百姓盼望除“蝇”务尽,但如果“见子打子”,怎能有效的清楚群众身边的腐败,因为消灭了“苍蝇甲”又会产生“苍蝇乙”,只要产生“蚊蝇”的环境得不到净化,“苍蝇”就会“生生不息”。但笔者通过《基层贪腐、乡匪村霸,这些农村问题中央看到了、办法找到了》一文,欣喜的看到,中央在打“苍蝇”时,把净化环境即加强基层党建作为抓手,这是抓住了问题的核心和实质。基层,特别是农村,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不仅是当地发展速度与质量的关键因素,更关系到国家政权“颜色”。只有众多的基层党组织思想纯、作风正、能力强、惠民生,才能从组织上净化用权的环境、铲除滋生腐败的土壤,让群众人心所向,支持和拥护党的领导。同时,还要进一步完善党“三务”公开、定期述廉述职、村民一事一议等制度,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除“蝇”务尽,还清凉于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