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勇:多措并举,助力科技城跨进“创时代”
- 更换背景颜色:
-
-
-
-
-
-
-
2015年6月18日,《人民日报》发表题为“一个三线城市 缘何崛起国家科技城”的文章。文章提到:“涪江江水抱山流,淡烟乔木是绵州。一不靠海,二不沿边,三不是省会。古老的绵阳何以如此充满创新活力?”
是啊,古老的绵阳何以如此充满创新活力?作为一个十年前来到这座城市的外省人,笔者也觉得这座城市熟悉而又神秘!带着这个疑问,笔者查阅近年来绵阳的相关政务报道,找到了答案。
一是重视人才。这包括引进人才和培养人才。在引进人才方面,绵阳市采取了一些列优惠措施,引进了大量创业、创新人才。“带着一个富有创意的大脑和干事创业的激情,就可以在绵阳实现你的创业梦!”绵阳市领导到珠三角、长三角等地礼请各类人才来绵创业时常这么说。这句话的底气,就在于绵阳这几年不遗余力打造了一批创新创业平台。在培养人才方面,绵阳在原有基础上,高度重视高等教育的发展,鼓励大学师生创业创新。笔者的母校——西南科技大学已建立国家科技园,吸引和扶持了大量创新型企业的入驻,为学生提供大量教学实习机会和创业学习机会,大大增强了在校师生的创新创造能力。
二是简政放权。在绵阳办公司,从注册到拿许可证,最快多长时间?科技城科教创业园区党工委书记给出的答案是“最快纪录是两小时”。这样的记录得益于绵阳市级行政审批事项近年砍掉132项,与2012年相比,精简率达63%。用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的“乘法”。2014年,绵阳市注册私营企业9099户,同比增长100.3%。有这么多的企业,加上如此优良的创业环境,能不让这座城市充满创新活力吗!
三是中央高度重视,大力支持。绵阳是国务院批准建设的唯一的国家级科技城。这里有共和国锻铸“两弹一星”等国之利器的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等18家国家级科研院所,还有蜚声中外的电子产业巨头长虹、九洲等,创新资源富集。由国务院领导主持的绵阳科技城建设部际协调小组第十二次会议开始筹备,将谋划科技城未来5至10年发展;《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确定,绵阳科技城承担和参与3个重大专项,加快推进“空气动力新城”“航空新城”“科学新城”建设;科技部将绵阳科技城纳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联席会议成员,还将与绵阳共建“绵阳科技城创新服务体系示范基地”……这一系列的全国性措施,让绵阳在“创时代”的步伐迈得更加稳健而快速。
最美好的人生途径,就是创造价值。 一座城市亦然。对于无处不激荡着创造热情的城市来说,正迎来他的时间——绵阳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