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白色:实惠要“实送”

中国法制网   2015-06-17 13:10:41
更换背景颜色:
 
 
 
 
 
 
 
更改文字大小:

        “这次来贵州调研一个很重要的主题就是了解贫困人口如何脱贫致富。通过你们刚才讲的,看到每个人洋溢在脸上的愉悦表情,知道你们过得不错,这里的脱贫致富是比较成功的,你们对党和政府是拥护的。群众拥护不拥护是我们检验工作的重要标准。党中央制定的政策好不好,要看乡亲们是哭还是笑。要是笑,就说明政策好。要是有人哭,我们就要注意,需要改正的就要改正,需要完善的就要完善。”(2015年6月16日 新华社)

        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遵义调研时说的这一番话,不仅表现了他对于扶贫工作的真知灼见,也再一次点中了当前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即“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然而,一些政策似乎没有想象中的那样广得人心,即政策没有充分“落地”,群众没有切实感受到实惠。

        除了前期调研做得不够,造成政策本身就有问题,执行过程中的种种“人为障碍”也无形中“剥夺”了群众享受优惠的权利。一些地方仍然习惯于“以文件落实文件,以会议落实会议”,仅仅限于下命令了事,而不研究并出台详细可行的实施办法,使得基层只得自己揣摩上级意图,因“揣摩”而生的自由空间过大,导致权力得不到充分约束,进而滋生腐败,后患无穷。所以,让政策“落地”不是单靠文件、会议往下“摔”,而是要做好每一层的整套工作,一层层筑好“台阶”,送实惠到群众身边。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