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有我主张:谣言止于公开,腐败止于透明
中国法制网
2015-05-27 15:37:39
- 更换背景颜色:
-
-
-
-
-
-
-
当今社会高速发展,信息交流速度之快、传播范围之广已经超越很多人预期。公开透明的信息交流传播,让很多谣言得到证实与否定,同时也暴露了部分官员的腐败行为。
2003年非典的信息披露,就经历了这样一个曲折的过程。一些地方政府最初怕伤及稳定,选择瞒报疫情的严重程度,不但使各地因放松警惕而导致疫情扩散,公众的心理恐慌或猜疑也伤及了政府诚信与社会稳定。接下去,北京市和卫生部主要领导因为对此负有责任,相继职务变动。媒体也开始了铺天盖地对非典疫情发展和应对举措的报道。公众在潮水般涌来的准确、透明的信息披露面前安静下来,人心重新凝聚,疫情传播得到有效遏制。陕西省安监局局长杨达才,因为一次事故现场的不适当微笑,媒体和群众以其佩戴的不同款名表为重要线索,挖掘出其腐败行为,最终导致其迅速“下课”。
公开透明是政府自身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和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必然需要。之所以造成诸多腐败行为,在许多方面流传诸多谣言,正是因为信息没有及时公开,政府权力没有做到透明,没有得到广大群众的监督所致。
要做到公开透明,就必须建立一套信息公开制度,并严格按照制度执行,对不履行公开任务的个人和单位要严格问责,要充分利用网站、文件、电视、报纸、微博等多种方式,让群众知道了解知晓相关信息,了解领导所作所为,满足社会公众参与监督政府工作的愿望,破解各类谣言,杜绝各类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