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瑶:再谈公职人员绩效考核
- 更换背景颜色:
-
-
-
-
-
-
-
南昌市近日出台《关于市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分类考核的意见(试行)》,《意见》明确,对连续两年评定为不称职等次的领导干部,予以辞退。(人民日报2015.05.24)
社会上关于公职人员绩效考核有一句话比较流行: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虽然南昌市的这一方式还不完善,但能够开始实行淘汰制,至少是一种历史的进步,点个赞。
先说说不完善的地方。首先该《意见》中的被考核对象仅限领导干部,不包含非领导干部,显然有失公平,违反了绩效考核的基本原则,结果可能会导致公职人员生态进一步失衡。其次是其考核人为南昌市委、市政府办公厅、市纪委,也违反了绩效考核应逐级开展的基本原则,市委、市政府办公厅、市纪委考核权力太集中,不但不利于有效的开展绩效考核工作,还容易生成新的权力寻租空间,明朝的锦衣卫就是前车之鉴,考核过程和结果必然缺乏互动反馈机制,公开透明度不够,同样违犯了绩效考核的基本原则。最后是考核指标不全面,市委、市政府办公厅、市纪委的督办事项完成情况不能作为领导干部绩效考核的全部,显然对领导干部们不公正,还是违反了绩效考核的基本原则。
再说说为啥点赞,关键是该《意见》中引进了淘汰机制。都说国家公职人员端的是铁饭碗,干好干坏,旱涝保收,从而导致庸、懒、散、冷、傲等为官不为的不良现象。南昌市敢于利用绩效考核这一工具,促使领导干部转变工作作风,甚至将不合格的领导干部予以辞退,形成淘汰机制,无疑是具有历史性的进步意义。达尔文发现了“适者生存”的法则,竞争和淘汰机制不但适用于自然界,同样也适用于人类社会。全世界大部分的组织都遵循这一法则,但中国的公职人员至今仍然例外。上个世纪末,国家通过改革使国有企业适应了这一法则,从而推动了中国经济20多年的高速发展,但如今又遇到了瓶颈。
马克思说过,阻碍生产力的发展的生产关系必将被打破。中国的改革已成为一种必然,深化改革也必然要打破现有的阻碍经济发展的某些东西,存在不一定就是合理的。“实事求是”的精神要求我们必须按照科学规律办事,认识到这一点,公职人员的绩效考核工作就有了方向,剩下的只是改革的时机问题了,毕竟既得利益者谁也不愿主动革自己的命,而且大多数人都还没觉得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已尖锐到临界点了。
摸着石头过河,且让南昌市先试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