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亦瑭:选派第一书记“输血”更要“造血”
中国法制
2015-05-09 17:03:10
- 更换背景颜色:
-
-
-
-
-
-
-
“帮钱帮物,不如帮强一个好支部。”毋庸置疑,向党组织软弱涣散村和建档立卡贫困村“全覆盖”选派第一书,既是建强基层组织、推动精准扶贫、为民办事服务、提升治理水平的有力举措,也是助推软弱涣散村和建档立卡贫困村早日实现晋挡升级、脱贫致富的有效方法,更是切实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具体体现。
虽然,选派第一书记既能锻炼干部,也能将新理念新思路带到村里去,并凭借他们在原单位的工作经验和资源,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文明程度提高做贡献,如包括有的村道路改造、环境卫生和社会发展方面,单位在财力上、工作上都会给予支持。况且,通过以往各地探索开展的向贫困村选派第一书记的实践来看,也取得了显著成效。
但在具体工作中,却要改变“帮扶就是帮钱帮物”的传统观念。既要为选派村科学发展、长远发展谋思路,因地制宜选出一条致富的好路子;还要实施“扶文扶智”的文化帮扶,增强村社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和可持续力;既要注重村“两委”班子建设,帮助培养一批能担当重任的年轻后备村干部;更要帮助建立、规范、完善一套管用的规章制度,为村社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向软弱涣散和贫困村选派第一书记,既要“输血”更要善于“造血”。如果仅靠“输血性”的帮扶,从表面上看,能取得阶段性的成效,但从根本上,丝毫不能改变软弱涣散和贫困村继续衰败的趋势。只有在积极“输血”的同时,不断为软弱涣散和贫困村“造血”,才能有效避免“走人不走心”的负面情绪;只有不断增强软弱涣散和贫困村的“造血”功能,才能让其有源源不断的内在活力和发展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