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公车的“自有资金”是哪里来的?

中国法制网   2015-04-26 18:05:45
更换背景颜色:
 
 
 
 
 
 
 
更改文字大小:

购买公车的“自有资金”是哪里来的?

今年中央部门所晒账本中,首次公布了本部门(系统)截至2014年的公车保有数量,并详细列出其中多少为“部长专车”,多少为“一般公务用车”。(4月20日 《南方都市报》)

据《南方都市报》统计,在近日中央部门晒出的预算账本中,农业部、中科院、民航局、体育总局、教育部等11个部门有购置公车计划。暂且不讨论在全面进行公车改革,拍卖公车的今天再次购买新的公车是否合规。有一点却需要我们好好思量,就是这11个部门为何没有将购车经费纳入预算?没有纳入预算的购车经费到底来自哪里?是私设了“小金库”?还是怕购车经费太惹眼,将其隐藏在了其他预算经费中?那么问题就出来了。购车没有预算到底为什么?具体详情估计只有相关部门调查核实后才能给出权威回应。让我们拭目以待。

其实,大家都知道一个简单的道理,不管是单位还是个人,只有你兜里有钱你腰板才挺得直,在购买东西时才会出手大方。而这11个部门在预算中明明计划购买公车,可经费却不从预算中支出,这就让人纳闷了,为什么他们的底气这么足?底气到底来自哪里?中国政法大学财税法研究中心主任施正文一语道破天机,“现在中央部门的行政事业性资产和财产经营收益也都还没纳入预算管理。中央部门通过出租房子等产生的收益,就作为‘自有资金’由单位开支。”也就说,这些有购车计划但不需财政出钱的11个部门显然有属于单位 “自有资金”“小金库”。估计“自有资金”可能还真不少,毕竟几十万、上百万的购车经费在这些部门眼中完全不当那么回事就是最好的说明。

当然,用所谓“自有资金”购买公车现象必须予以制止。若不及时制止,只会导致效仿单位增多,出现更严重后果。要防止类似情况再出现。一方面要把住公车购买审批关。公车是不是该购买?应该有严格的审批和公示制度。毕竟,在去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和《中央和国家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方案》中就明确,从中央到地方今年将全面取消一般公务用车。但这种在改革之际一边封存、拍卖旧公车,一边却又开始计划购买新车的行为明显有违改革初衷,值得警惕。另一方面要把好资金支出关。对这些“自有资金”的来源和支出情况,一定要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毕竟这些资金多是行政事业性资产和财产经营收益,应收归公共财政而不是变成某些单位自己的“小金库”。如何管好、用好这些资金显然该纳入规范流程中,不能让这些本该属于公共财政的资金成为某些单位或个人谋取私利的“助推剂”。

退一步说,即使一些单位因工作需要必须购买或报废公车,重新购买不一定是首选。毕竟这次中央机关拍卖的公车中,有许多公车完全可以胜任公务需求,从这些公车中调配也好,竞买也罢,都是不错的选择,何必一定要浪费资金购买新车呢?

这起事件还告诫我们,一些单位把预算当成了儿戏。这种购车却不化财政资金的做法,看似“聪明”的给外界造成“三公经费”中公务用车费用下降的假象。但这种不真实的预算,就失去了公开的意义。难道不是么?亡羊补牢为时不晚。不管涉及到公车的审批、资金的来源还是预算公开的真实性等都应一追到底,严查问题的根源,并进一步完善相关机制,让预算变得更严谨,让公车改革更务实,让公共资金有约束才是当务之急。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