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上泉:公务员更应该成为推进社会全面发展的排头兵
- 更换背景颜色:
-
-
-
-
-
-
-
4月10日,李克强总理在吉林长春主持召开东北三省经济形势座谈会,再次强调要对为官不为的“庸政”、“懒政”坚决问责。(新京报特约记者傅旭 2015年4月13日)
李克强总理的讲话,明确释放出对在其位不谋其政的“庸政”、“懒政”绝不姑息、绝不放纵、绝不听之任之的坚决态度,各级各层公务员应该早已感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治“庸”、治“懒”的决心。那为何总有部分公务人员为官不为呢?原来他们有自己的理由!其中,尤以“多干多出错、少干少出错、不干不出错”的“政治概率论”和“拿多少钱干多少事”的“按酬付劳论”最为盛行。
笔者不禁要问,这算是什么理由?首先,这部分人缺乏契约精神。从进入公务员队伍的第一天起,这份职业就与“责任”二字紧密连在了一起,选择踏上公务员这条道路,就视为认可这份职业的独有价值,愿意坚守职业道德、遵守从业规范。如果素餐尸位,那起码是违背了与这份职业的契约,是缺乏契约精神典型的表现。其次,这部分人还残留着“官本位”思想,错误的看待公务员这一职业。不可否认,公务员代表着国家政权行使职权,但职权除了管理之外更多的是服务。为激发社会活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从国务院到市县一级政府都在“自我瘦身”,简政放权、转变职能、强化服务,许多地方政府都开始实行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明确界定政府行政边界。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公务员从更本上区别于封建社会的各级官僚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文治官僚,不是“官”而是“仆”,公务员的真正含义是从事公共服务的办事员。第三,颠倒了付出与回报的关系。我国实行的是按劳付酬分配体制,而非按酬付劳机制。
现在,整个国家都正处在改革发展的攻坚阶段,人民群众都在勤劳奋斗,作为国家政策执行者的公务员更应该成为社会全面发展的排头兵,而非蛀虫、懒虫、害虫!(石上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