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风老妪:来自基层的声音 ——基层“车补”应该根据实际情况来定
- 更换背景颜色:
-
-
-
-
-
-
-
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政策落实的关键年。半月谈记者近期赴多个省份调研了解到,部分改革决策在中央到地方的传导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梗阻点。改革落实过程中的梗阻点究竟在哪里?是什么原因导致政令有时落地不畅?记者选取了部分地区在落实改革过程中的一些具体案例,梳理出政令传导链条上一些带有共性的不畅因素。(4月13日 半月谈)
中央关于公车改革的决策一出,不论是干部职工还是普通群众都议论纷纷。有拥护的,也有担忧的,拥护的大多是普通群众,而担忧的却是基层干部,对于公车改革后车轮上的财政支出肯定是节约的,但是对于经常下乡的基层干部职工,那数量有限的“车补”能填补上无车带来的下乡开销吗?如果不能,那无形是降低了基层职工待遇,不可避免的就会出现一部分干部少下乡的消极情绪,进而就会“懒政”和“不作为”。
笔者认为,车改既在提倡勤俭节约、狠刹官僚主义之风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也是反腐败斗争的重要环节。但是如何落实车改既能让群众满意又不降低基层干部待遇,笔者有几点个人意见,一是车改不能一刀切,应该视情况保留部分公车。首先,应视地域而定。我国幅员面积辽阔,地形地貌也大相径庭,对于平原搭公交车1小时能到的乡镇,在山区也许需要一天,甚至两天(转车),就笔者了解,在笔者所在的县城就有个别乡镇需经过一市四县,乡镇的工作人员到县城办事需要两天。这种情况在我国应该不是个例,如果全部取消公车,工作成效和时效都得不到保障。其次,还应视单位具体工作性质而定。不论是行政还是事业单位,工作性质也有所不同,有些单位性质决定工作人员一年大多数时间都要下到基层,比如农业部门,如果全部取消公车,也会影响到工作的开展。二是取消公车后要适当提高补贴层次,不能搞平均主义,也不应该按职级高低划分“车补”标准,领导是指挥者,更是决策者,但执行者永远是基层工作人员,笔者建议负责落实车改政策的领导在实行车补前应下到基层深入地了解一下情况,制定出合理的车补标准。三是不论是官员还是普通干部职工都要改变出门有车的依赖思想。以前有骑自行车下乡的官员,现如今也有骑摩托车下乡的例子,虽然也受到质疑,但是当骑摩托车、坐公交车成为一种常态(当然在不影响工作的前提下),那么,质疑总会被不仅接地气也能与群众打成一片的亲民作风点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