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白色:让监管到一线去,很有必要

中国法制网   2015-04-07 14:59:35
更换背景颜色:
 
 
 
 
 
 
 
更改文字大小:

新京报记者近日了解到,在北京部分区县,填写表格“报告家底”的主体,已从中央规定的副处级以上干部,悄然“扩面”,拓展至科级干部。其中,通州区将作为副处级后备干部的科级干部纳入报告范围;顺义区更是自今年起在原先科级干部报告制度基础上,新增添了配偶、子女相关信息,同副处级干部报告制度“接轨”。专家指出,很多重点单位、重要岗位的科级干部实际上手握“实权”,也易滋生腐败。将申报主体延伸到这些科级干部身上,对奠定反腐基础大有意义。(2015年4月7日 新京报)

   

面对“小官巨腐”问题,北京市的这一做法显然是迈出了重要一步。

 

科级干部“报告家底”,体现了反腐倡廉工作进一步深化和细化,是工作方法的改进和创新。在以往的工作中,如何将中央文件精神细化为具有可操作性的“指南”,一直是各级党委、政府长期研究的问题。在现行的反腐倡廉体系之下,仍然存在着标准笼统、措施覆盖面窄等问题,特别是针对“小官巨腐”问题,显然无法做到应对自如。将报告个人事项的范围延伸至科级干部,可谓是延长了反腐倡廉的“触角”。

 

科级干部“报告家底”,也体现了选人用人制度的进一步科学化。新闻中提到,在要求干部真实填报的同时,核查制度的确立,被认为真正“擦亮”了报告表这一“反腐利器”。这一方法不仅落实了提拔干部“回头看”制度,防止干部“带病提拔”,更是对服务群众的“第一线”开展了一次大整顿,优化群众更容易接触到的科级干部这一群体,剔除腐败分子,教育广大干部。

 

科级干部报告个人事项可谓是“无所不包”,其中必然会有一些干部觉得这么做是侵犯了自己的隐私权,甚至觉得自己“清者自清”,觉得填这么多表格“没有必要”。为此,应做好对干部的解释工作,一方面消除他们的顾虑,另一方面帮助领导干部做“填表功课”以答疑解惑。同时,应做好对内、对外两方面的宣传工作,既让干部认识到“报告家底”的重要性,又做到一定程度的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科技干部“报告家底”,是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的一大步,也是反腐倡廉工作的一大步。让监管的“触角”深入到一线,对于如何为群众服好务这一问题,给出了响亮的回答。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