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去哪儿了”是一个不该有的疑问

中国法制网   2015-03-31 10:25:13
更换背景颜色:
 
 
 
 
 
 
 
更改文字大小:

 

“钱去哪儿了”是一个不该有的疑问

2014年,“新华视点”栏目通过“钱去哪儿了?”系列报道对相关问题进行了调查。(3月11日 新华网)

公共资金的使用和管理体制改革,不仅是两会代表委员高度关注的热点,也是全国人民关注的焦点。其之所以被高度关注,一是涉及面广。如土地出让金、水电油价“附加费”等,牵涉面广且多与老百姓切身利益相关;二是资金量大。单以土地出让金为例,据国土资源部数据,全国土地出让价款到2013年首次超4万亿元,13年间总额累计19.4万亿元。更不用说还有一年收费3000多亿元的高速公路,5000亿元左右“沉睡”的维修资金等;三是透明度不高。这些公共资金到底收了多少?支了多少?怎么用的等等在就如一本本“糊涂账”。管理者主动公开难,老百姓知晓难成为一个通病。故理清资金,理顺体制十分必要。

两会上,“新华视点”记者针对公众关注度高的如土地出让金、水电油价“附加费”、高速公路收费、物业维修基金等7大问题,就公共资金流向与使用问题采访了与会部长及相关部门负责人。所有问题都得到答复,至于答案公众是否满意?也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其实,公共资金“钱去哪儿了”?原本就不该成为疑问。为什么?早在2011年6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政务公开加强政务服务的意见》中第7条:深入实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中明确规定“各级行政机关要将政府性基金、国有资本经营等方面的预算和决算向社会公开。”也就是说,这些资金的收支情况原本就是该主动公开,接受社会监督的。但在公开意识差,公开主动性弱的今天,指望这些管理部门告诉我们钱都到哪儿去了,显然,有点太过于理想化。

之所以两办印发的《关于深化政务公开加强政务服务的意见》成为“摆设”。估计一方面是对公开工作不重视。公共资金管理部门没有认识到公开资金收支情况的重要性,加之可能在资金的收支方面自身不过硬,不敢自揭伤疤,自然就不愿公开。另一方面对于公开与否,公开的真与假,缺少监管。目前多数地方对于公开工作,敷衍的多,真正执行到位的少,能长期坚持下去的更少。毕竟内部监督和外界参与都明显不足,想取得好的成效显然就如纸上谈兵。

反过来想,公众能问“钱去哪儿了”未尝不是一件好事。一方面,说明公众对公共资金的使用、管理情况开始关注,何尝不是争取自我权益意识的觉醒。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推进政务公开工作和公共资金的管理。毕竟,有关注才能有公开,管理也才能更完善。否则,这么多钱真被别有用心的人动了,造成损失再来弥补就晚矣。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