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刀:“忏悔录”减刑,是好还是坏?

中国法制网   2015-03-31 10:36:40
更换背景颜色:
 
 
 
 
 
 
 
更改文字大小:

 

近日,中纪委官方网站推出全新栏目“忏悔录”,刊载官员悔过书,以期起到“沉重的忏悔、深刻的警醒”作用。但在减刑预期的驱使下,一些落马官员将“悔过书”当作逐利工具和自我表演道具,有的八股化、空洞化,有的甚至公然抄袭。有专家指出,这类“投机性悔过”,需要甄别和警惕。(3月30日,光明日报)

“中纪委退出“忏悔录”这个栏目,是希望通过落马官员的忏悔来警醒世人,告知广大干部切不可再犯同类的错误,要踏踏实实为官,真真切切为人民服务。俗话说,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所以,按照常理来说,这些落马官员的“忏悔录”,应该是真情流露,也会认真的告诫世人,不应该再犯下类似的错误。但是,就目前的结果来看,沉重的忏悔、深刻的警醒”作用非但没有达到,八股化、空洞化,甚至公然抄袭的“悔过书”越来越多。出现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在于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悔罪可作为判决时从轻量刑和减刑的考虑情节,所以很多落马官员就将悔过书作为争求宽大处理而必须抓紧的救命稻草,是出于对眼下现实利益的考量而作出的逐利之举,并非是真正的悔过。

那么,悔过书减刑到底是好还是坏呢?当然这本意确实是好的,希望落马官员们能够真实的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好好改造。但是。这一举措没有形成一套强有力的措施,没有加强对投机性悔过的甄别和警惕力度,只是将橄榄枝抛给了落马官员,而忘记收绳子,使得一些落马官员忏悔的行为越走越远。

有些落马官员确实是一时糊涂,事后能认识自己的错误,是真心悔过。佛语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对于立志改过自新从新做人的落马官员来说,减刑是一种很好的激励举措,而现在迫切需要的是制度的约束,才能将“忏悔书”减刑这一举措坚持下去。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