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岚:形式主义难根治,基层干部也心酸
中国法制网
2015-03-26 10:08:41
- 更换背景颜色:
-
-
-
-
-
-
-
(人民日报 2015年3月26日)据载,明朝皇帝朱元璋坐了江山后,便立下一条家法:每顿饭必有粗菜,并且身体力行,顿顿都上豆腐。但到了他的后代,这顿“忆苦饭”慢慢变了味,豆腐原料从豆子变成了鸟的脑髓,一份豆腐有时需要宰杀近千只鸟。明朝末年,崇祯皇帝每天的伙食费竟高达36两银子。
可见形式主义从古至今,抄袭、应付、跟风、编造……似乎从来没有停止过。落实工作常常是发文件、开会议,有时候学习也成了形式,读读文件、资料就完事,没有注重教学质量,甚至有的工作只是工作人员编编文字资料应付检查,由的在迎接上级检查时,汇报材料都是工作人员撰写好的,有的没的都在汇报。
其实形式主义难根治,面对群众的不理解,基层干部也心酸。对于基层为什么会有如此之多的形式主义?笔者分析有以下原因:一是基层干部在岗人数偏少,很多年轻干部都不愿意在基层干,条件艰苦,环境差,很多都是干一两年就被上级部门借走了,致使留在基层的每位干部工作量大,工作任务多,有的既是科级领导又是普通办事员,又管又抓。二是基层工作复杂,既要面对群众办事,又要迎接上级检查,既要抓基础设施建设,又要做好民生工程,还要解决好群众的矛盾纠纷,还要加强自身修养的提高,等等……其实在稳定工作背后的心酸只有自己知道。三是检查过于注重纸质材料,很多检查都是听汇报、查资料,又有多少检查是按照当地实际去比较、去调研?”只要汇报的好、资料做的好,那工作就一定稿的好“,这给基层工作者了一个走形式主义的必然条件。
笔者认为:形式主义的根源是多方面的,如果只是治标不治本,形式主义就永远无法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