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夏:“山清水秀”的政治生态定能愿望成真

中国法制网   2015-03-12 09:51:11
更换背景颜色:
 
 
 
 
 
 
 
更改文字大小:

    山清水秀,就是要让身在其中的人,清清爽爽、干净干事,不用被迫呼吸“政治雾霾”;就是要让置身其外的人,闻之向往、见贤思齐,并享受其从中溢出的“生态福利”。(3月10日  人民日报)

    山清水秀,这四个字不难理解,从字面上可以解释为“山水清净秀丽”,多么干净的词汇,多么清爽的表达,从字里行间中也让人有了如沐春风的感觉。自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反腐的力度只增不减,“打老虎拍苍蝇”的态度坚决,用实际行动表达了,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环境是我们的目标。

    不可否认,“山清水秀”虽然是一个比喻,却形象地描绘了一个好的政治生态。政治生态跟我们自然界的生态环境一样,参观游览名胜古迹时,可以发现这样一个规律,一块游览区域本身干干净净,但只要有一个人乱扔了垃圾,这块区域就会出现很多垃圾,这是一种病态心理。官场上也是如此,当知道有人在大操大办婚丧嫁娶或者收受红包等,也会放弃了底线去跟随,所以,也就有了“一坨一坨”的腐败问题,有了“一查就是一帮,一动就塌方”的现象存在。

    无论从自然生态,还是从政治生态上来说,病态的心理,已经严重影响了“山清水秀”环境的形成。笔者认为,是病就得治,给予严肃的惩处绝对是“苦口良药”。正是因为少了代价,才让歪风邪气变为“规则”、形成风气。当前,中央八项规定已出台二年多,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我国政治生态有明显改善,但是并没有完全扭转,仍然需要咬紧牙关、不放松的前行,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说的“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反腐败斗争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定能清除“乌烟瘴气”,形成“山清水秀”的环境。

    笔者认为,“山清水秀”的愿望并不远,这本该就是我们的政治生态环境,才是宜人宜居宜工作的环境。所以,面对目前政治生态环境的良好改善,必须不能放松,对腐败行为坚决采取“零容忍”的态度,形成作风建设新常态,实现“山清水秀”的愿望!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