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边车”装满快乐的民心

中国法制网   2015-02-10 16:35:13
更换背景颜色:
 
 
 
 
 
 
 
更改文字大小:

    《楚天都市报》2月9日报道,为让身在异乡的湖北人早点回家团圆,今年武汉将有300多临客放空南下,接回远在广东的老乡。去时空荡荡,回时客满厢,“半边车”成为春运一道独特的风景。
    从经济效益看,“半边车”似乎不划算。但如果算政治账、民生账,算长远的经济账,又可谓一举多得!前不久,习近平总书记语重心长地指出,领导干部要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
    何谓心中有民?就是心中要始终装着老百姓,先苦后乐,不谋私利,克己奉公。这包含了两层含义:其一,对个人的名誉、地位、利益,要想得透,看得淡;其二,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要特别解决好人民不满意的问题,多做雪中送炭的事情。
    党的十八大后,中央出台了八项规定等制度措施,又重拳出击打“虎”拍“蝇”,通过强力整治和思想教育,不少党员干部对名利有了更清醒的认识。但在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上,在解决好人民不满意的问题上,依然要下大力气。如春运,能够安全顺利回家,就是每到岁末年初亿万人最牵肠挂肚的事情。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在眼下,让每个人安全顺利回家,就是最大的人心。
    《楚天都市报》的报道展现了这样的图景:温馨的临客车厢里,到处回荡着欢乐与笑声。车厢中,有60多岁的老人,有带着恋人去向父母“汇报”的小伙子,有揣着工钱回家去盖新房的夫妇。相比快捷的动车,临客要走漫长的15个多小时,但干净的座位、可口的饭菜、乘务员亲切的微笑,已让每位老乡感到满足,这种满足正是一个国家所需要的民心!
    春运也是发展的见证。30多年的宏大发展叙事,很多人都有一份独特的春运记忆。在交通资源短缺的年代,只要能回家团圆就好,哪还顾得上是否坐得舒适、车厢是否干净、饭菜是否可口?难怪央视主持人董卿,近日在回忆她坐火车也曾遭挤、睡座位下方时,不禁潸然落泪。“一个发达国家,不是穷人有车,而是富人搭公交。”去年初,哥伦比亚波哥大市长的这番话,成了世界热议的话题,并成为发达国家的流行新定义。或许,这位市长的话并非完全科学全面,但告诉我们,衡量一个国家是否发达进步,首先是要有良好的公共秩序与公共设施。
    30多年的发展,我国在公共秩序与公共设施方面的成就有目共睹,但不尽如人意处还不少。比如,有关方面严控抢票、倒票,黄牛党却总能屡屡得手。除了广东,还有一些老乡集中的省市,是否也安排了相应的临客?除了铁路,如果汽运、水运等临客也能更多的开通,人们回家的脚步就会更加安全、顺利。
    春运,也是一场公共交通的竞争。“半边车”看似有些不划算,但从长计议,这又何尝不是一种品牌经营?在铁、水、公、空竞争愈益激烈的年代,在春运这个节点上,多为顾客着想,自身的美誉度也会日渐提升,有了美誉度,经济效益还会远吗?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