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白色:干部培养要严防形式主义

中国法制网   2015-02-06 09:39:21
更换背景颜色:
 
 
 
 
 
 
 
更改文字大小:

       前不久,一个朋友被单位选派到某村挂职锻炼。让人纳闷的是,这位同志不是安心待在“婆家”干活,而是三不五时地跑回“娘家”偷懒。……这种挂职就为升职、否则就不尽职的现象,并非少数,必须引起重视。首先要从教育着手,让干部端正态度,别把挂职当镀金,促使他们植根基层接地气,在摸爬滚打中提升服务意识,锤炼过硬作风。其次要靠考核给力,建立科学完善的考核机制,让干部在其职尽其责,主动扑下身子干事业,在基层的大舞台上干出一番作为,实现自己的价值。(人民日报 2015年2月5日)

        可见,在干部的培养过程中,“制度”和“人”是相辅相成的。要塑造高素质的干部队伍,不能单靠干部个人的自觉性,或依靠制度一味地对干部加以限制。一方面,干部培养机制要有“共性”和“个性”,既要符合中央选人用人政策,又要符合客观实际,适合本地区干部的发展;另一方面,干部管理又要起到实效,能够真正管住干部。

       不得不承认的是,一些地区在干部培养方面出现了问题,使得培养机制没能发挥期望的作用。首先,一些培训活动流于形式,内容枯燥,干部提不起兴趣,得不到收获,何来运用到工作中去?究其原因,乃是在内容的设置上一味地宣讲规章制度条文本身,没有将其“搞活”,不注重应用方面的讲解。其次,部分地区对挂职锻炼活动往往“重行为轻结果”,认为活动只要搞了,上级看到了即可,而不去关注活动给参加的干部带来什么收获。

       除了活动偶尔会“隔靴搔痒”,一些干部对组织的信任不以为然,整日“庸、懒、散”,甚至走上违法犯罪道路,也是对当前干部培养、管理机制的严正“拷问”。干部群体出现种种令人担忧的现象,除了干部自身的不自觉,机制不健全,对干部的管理不到位也是重要因素之一。以往在干部管理过程中,相关部门往往倾向于发文来规定干部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但是,由于“以文件落实文件”在官场一直比较盛行,于是,中央发了通知,省、市、县,都要不厌其烦地再发或重申,这种重复会让有些干部产生“心理疲劳”而“置若罔闻”。

       透过一些现象可以看到,若要使干部培养和管理真正发挥作用,需要坚决抵制“走形式”现象,即让各种具体措施落到实处。并且,落到实处并不是单靠干部本身,或相关部门哪一方说了算——首先,应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对于形式主义要坚决查处,而不是一味地说教;其次,对于一些培训、锻炼应注意“内容管理”,一要改变“填鸭式”的说教,搞活形式,二要注意与工作实际相结合,搞活内容,让干部易于接受,善于运用。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