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邑:未卜先知的中标有何猫腻?
中国法制网
2015-02-03 20:06:11
- 更换背景颜色:
-
-
-
-
-
-
-
日前,河南汝州市委机关一会议室装修改造工程招投标引争议。有自称投标单位员工的网友在开标前自曝已中标,并称“感谢局长、人民币”,同时“可怜别的招标企业”。而在开标三天后,官方公示证实其所在单位中标。(1月29日《南方都市报》)
当前微博、微信炫耀的事情可谓是屡见不鲜,从炫耀自拍照,到炫富,可谓是层出不穷。这些带“炫”的微博,可能是为了满足内心的虚荣,虽然其中一部分是网友自己的恶搞,内容也不见得真实。但是河南汝州市委机关会议室装修改造工程还没有正式开标,就有投标单位员工在开标前爆出已经中标,而且最终开标的结果也是如出一辙,这难道仅仅是未卜先知?
从微博“感谢局长、人民币”的内容中,不难看出该单位能够中标并不是那么简单直接,这其中必然有猫腻。我们都知道政府工程项目只要达到一定的数额,就必须走招投标的正规程序,这样的要求和程序在一定程度上确实可以减少和预防工程腐败。
但是从该事件我们可以得出,即使严格按照招投标的程序,这其中仍然不能杜绝腐败。“感谢局长、人民币”就能够印证一二,这就说明了该单位能够中标,该局长没有少出力帮助,该单位也没有少给局长送钱。
所以,相关部门应该立即启动调查程序,真正理清其中的猫腻,让背后的这位局长能够显出真身,还所有参加竞标的单位一个公正。同时更需要反思在招投标的过程中,还有什么不完善的地方,做到查漏补缺,坚决防止出现类似情况,真正让政府的工程的招投标不再有背后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