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面官员”多腐败,狠打成必然
- 更换背景颜色:
-
-
-
-
-
-
-
上周,最受舆论关注的莫过于“双面人”廖少华。在任职地方党政一把手时,他的一面是勤勤恳恳、废寝忘食,另一面则是骄奢淫逸、贪污腐化。值得深思的是:为什么越来越多的贪官都在落马时被发现两副面孔?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他们钟情于“廉政秀”?(1月26日 中国网)
落马前的廖少华,在许多人眼中属于“低调务实”的干部,甚至一度被视为“廉政标兵”、“反腐先锋”。贵州省六盘水市某企业负责人如今聊起廖少华被查,还表示“出乎自己意料”,因为他觉得廖在当地任市长时名声比较好。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很多基层干部对廖少华的落马也感到“吃惊”“突然”。一名科级干部回忆廖在位时的“廉政风暴”——“很长一段时间都不敢出去和朋友吃饭,怕撞到枪口上”。
廖少华一直在塑造“高调反腐”的形象。在担任黔东南州委书记时,廖少华曾与各县市和州直各部门签订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责任书,并多次对反腐倡廉重大问题作出批示。履职遵义市委书记后,廖少华也多次参与和主持重要反腐会议。此前,廖少华在黔东南州任书记时,就对“监狱反腐”教育这一形式特别重视,在当地一所监狱设立了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基地,并亲自揭牌。
一面是积极反腐倡廉。然而公诉机关的指控显示,在收受巨额贿赂后,廖少华在为朋友“帮忙”时手段多样,包括获取政府扶持资金、取得银行贷款、争取建设开发用地、承揽政府投资工程项目、催要工程款项等。
落马官员对待工作和生活“截然相反”的态度,以及由此给官员群体带来的负面影响,不仅反映了极度扭曲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对金钱、权力过度追求的欲望,而且还让“双面官员”生活腐化、自甘堕落且善于掩人耳目的丑态尽现。这充分证明官员思想出现了严重的问题,“自身修养不够”加之“组织驯化不强”最终造成官员思想认识出现偏差,对待金钱和权力没有形成正确的观念。
笔者认为,落马官员“双面人生”的养成并不是一蹴而就,而是在特定的体制之下,为迎合政府和群众的口味,从适应到改变,再到逐渐形成,是“体制和环境”造就的结果。要发现并把这些生活腐败的官员彻底铲除,执法执纪部门必须练就“火眼金睛”的本事,决不能被腐化官员表面的假象所迷惑,绝不能放过任何线索和机会,并且一旦查实官员有生活腐化的问题,不论官职大小,处理绝不能姑息迁就。(李碧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