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真正“同乡会”变了味
- 更换背景颜色:
-
-
-
-
-
-
-
据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消息,21日上午中央纪委研究室理论研究处处长苏静做客中纪委监察部网站,解读2015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主要任务。苏静表示,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也是十八届中央纪委工作承上启下的一年。(1月22日 北京青年报)
对于一名党员干部来说,法律是其作为公民的行为底线,纪律是其作为党员的行为底线,而规矩则是对其作为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提出的自我约束的更高要求。比如,在党内搞团团伙伙、结党营私、拉帮结派,这是纪律所明令禁止的。
有些干部聚在一起搞同乡会、同学会,黄埔一二三期这么论,看似漫无目的,其实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是要结交情谊,将来好相互提携,这就不符合规矩了。
现如今,从一些落马高官的案例中,不难看出,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很多干部搞拉帮结派,为了能让自己在一方政绩稳固,不惜搞“团结”、结党营私,到最后,查处问题往往是一锅端。
有些干部成天想的不是认真做好本职工作,而是为了自己的升迁之路,一路探听谁谁谁是领导的一路人,整天琢磨拉关系、找门路,分析某某是谁的人,某某是谁提拔的,该同谁搞搞关系、套套近乎,看看能抱上谁的大腿。
因此,有了一些借着搞“同乡会”的名目,实则是一些结党营私,拉帮结派的作风。所谓的“同乡会”实际上就是一种“圈子文化”,拉小圈子的行为。
现如今官场,有些人痴迷于圈子,一发而不可收。官场的圈子,不是简单的感情联合体,而是权力、地位、名誉、关系、利益的结合体。划圈为界,划圈为战,一荣俱荣,一毁俱毁。圈子的弊端在于只讲小团结,不讲大团结;只讲圈内的利益,不顾圈外的利益;只信任圈内人,不信任圈外人,非圈内人话不投机,非圈内人不相与谋,非圈内人不予重用。有些人赤裸裸地说“饭局事小,出局事大”,把圈子看得比什么都重要。
官场中的“圈子文化”已经屡见不鲜,关系链条更是错综复杂,很多干部为了能使得自己在官场站稳脚跟,不惜动用所有关系稳固自己的地位。他们千方百计接近领导干部,挖空心思讨好,处心积虑拉拢,千方百计与领导干部套近乎,把掌有实权的干部当作“资源”来经营,把表现优秀的年轻干部当作“潜力股”来投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利用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变成为谋取私利的工具,为自己捞好处。
笔者认为,“圈子文化”,实乃官场之大毒瘤。“小圈子”离不开一个“私”字,公权与私利结盟,正常的同事和上下级关系异化为赤裸裸的金钱和权力关系。这种不利的“圈子文化”必须彻底清除。(文/张雨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