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支书“不想死”背后有何隐情

中国法制网   2015-01-12 15:25:15
更换背景颜色:
 
 
 
 
 
 
 
更改文字大小:

    1月10日,湖南省衡南县硫市镇一卸任村支书在镇政府内死亡。家属提供的照片显示,当事人死前曾群发短信,“我不想死……”今日(1月11日)下午,新京报记者从衡南县和硫市镇获悉,当地警方已介入调查。(1月12日   新华网)

    据家属介绍,死者名叫刘建松,今年58岁,在硫市镇福民村担任多年村支书,最近一次换届中落选。刘建松与妻子离婚,常年住村支部办公室。今日(1月11日)下午,死者小女儿刘华荣告诉新京报记者,2010年村里抽水等活动,刘建松自掏腰包垫付一些钱,一直没有要回来。1月10日上午,刘建松再次前往硫市镇政府讨要,下午5时,家人接电话得知刘已死亡。家属提供的照片显示,刘建松手机上最后一条短信内容16个字,全文为“我不想死,也会气死,镇(政)府还钱,我不得死”。

    近年来有关官员奇奇怪怪的死因很多,有工作压力、升迁受挫、情感问题、过饮死等。常人也有这样的死法,但是作为一名官员,作为一名共产党的干部,这样的死因就会留给大众无限的猜想。如果这位村支书没有死在政府硫市镇政府,没有发这样一条短信,也没有政府欠其款项,大众也就不会对其死因有什么质疑。

    从刘建松所发的短信以及其女儿所说的情况看,当地政府欠了刘建松的钱款,如果是这样,这跟他的死又有什么关系。是这钱款里面有猫腻,账目不细,存在什么问题,导致当地政府不能直接将这钱款给他,还是当地政府为政不为,故意拖欠刘建松钱款,致其讨债无门,最后以死来证明其无辜?笔者认为,这样的猜想只会让事情变得更加复杂,还请有关部门尽快将事实公之于众。

    其实,公众对官员自杀关注的背后,透露出的是对官场生态的一种关注。这种关注不仅仅停留于对权力是否滥用的监督层面,还有对官员信息公开的渴求。比如说自杀官员中有好几例都留下绝笔,称是出于工作压力,到底是什么样的工作压力,能把官员逼到自杀的地步?是官员自身出了问题,还是我们的官场生态有问题?因而,表面上看公众是在关注官员自杀,实质却是公众对公权力阳光化、对官员信息公开的呼唤。(天星)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