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堵为疏 政府花钱请人告自己的思路值得称赞

原创   2014-12-16 13:32:09
更换背景颜色:
 
 
 
 
 
 
 
更改文字大小:

据南方都市报消息,广东珠海平沙镇政府为了引导 “信访户”走法律途径,垫付了26万元诉讼费,帮助老人请律师打官司告自己。这种处理信访问题变“堵”为“疏”的思路,彰显了政府尊重法治的信念,在当今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起到了表率作用,值得称赞。

“信访”可能是最令政府头疼的词语,也是极具中国特色的词语,中国历来就有告御状的传统,小老百姓受了冤狱,在当地父母官处无法申诉,便希望“上达天听”,求救于最高统治者。信访的案件,多是蒙受了巨大的冤情的刑事案件,或者是民告官的案件,在封建人治社会下,由于老百姓觉得官官相护,申诉无门,只得冒触犯龙颜的危险,希望圣明的最高统治者能拨云见日,还他们一个公道。上京告御状的故事屡见于史书,也常被编为戏剧和影视作品,如京剧《杨六郎告御状》,喜剧电影《审死官》等等。在这些艺术作品中,告御状的主人公往往被塑造为英雄形象,可见告御状的意愿和冲动已经形成了文化,深深根植于中国人的基因之中,堵是不可能堵住的。

现在告御状有了新名称,叫做越级上访。在各地官员心中,上访是一颗定时炸弹,上访户的口中,总是会说出许多他们不想让上级听到的话。上访量也被列入了政府年度目标考核,发生上访事件的,相关部门单位要扣分,上访次数越多,事件越严重,扣的分越多,严重的是直接丢官帽子。所以在现实工作中,为了自己脸上有光,对待上访总是采用“堵”的方法的多。有上访的,就有“截访”的,个别地方政府花钱雇人“截访”的消息也不乏见诸报端者。2012年5月2日,北京警方捣毁了位于朝阳区王四营的一处关押访民的黑窝点,负责看守访民的10名河南禹州村民被控“非法拘禁罪”。“上访妈妈”唐慧所谓因扰乱社会秩序多次,被行政处罚后仍不悔改,继续无理取闹,闹访、缠访,严重扰乱了单位秩序和社会秩序,被劳动教养1年零6个月,等等。但堵住了吗?没有,不但没堵住,反而是越堵越访。旧的没堵住,新的上访又出现了,还因为截访堵出刑事案件,或被媒体报道,引来舆论哗然,最后落的双输局面的比比皆是。“上访妈妈”事件,引起舆论广泛关注后,不得不以司法顺应民意,损害司法威严的例子,就是典型案例。“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古代人尚且明白的道理,现在的人难道还不明白吗?

古代皇帝对于上访,多半是不加阻拦的,因为处理好上访案件,对于皇帝先生的名声是大有好处的。不但不加阻拦,反而要从制度上保障老百姓上访的权利,大明朝朱元璋就曾规定:庶民可直接向他反映情况,任何官员不得阻拦。清王朝明文规定,各部门不得扣压平民的上书。我们新中国对上访也有相关的法律规定,《信访条例》第三条就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门应当做好信访工作,认真处理来信、接待来访,倾听人民群众的意见、建议和要求,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努力为人民群众服务。各级人民政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门应当畅通信访渠道,为信访人采用本条例规定的形式反映情况,提出建议、意见或者投诉请求提供便利条件。并且严正说明: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打击报复信访人。”今年刚颁发的《关于进一步规范信访事项受理办理程序引导来访人依法逐级走访的办法》规定不再接受越级上访,但同时也规定,本级人民政府或上一级主管机关第一次接访者必须受理。所以说,国家对于上访也是要从制度上进行保障的。旨在规范工作程序,压实属地责任,使群众合理合法诉求得到及时就地解决,使信访问题在基层属地得到妥善解决。

 老百姓迷恋越级上访,主要还是对政府不信任,而采用疏导的思路,规范上访流程,引导上访户走法律途径解决问题,有助于重建老百姓对政府的信任,往大了说,有助于建设和谐社会,建设法治社会。广东珠海平沙镇政府,大大方方的面对信访问题,主动垫付诉讼费用,这个思路就值得给个大大的赞。随着依法治国的全面推进,我们相信信访会越来越规范,越来越能见阳光,政府对待信访问题的态度也会越来越坦荡。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