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鹏:给“一票难求”问诊把脉

中国法制网   2014-12-11 07:57:18
更换背景颜色:
 
 
 
 
 
 
 
更改文字大小:

     春运首日车票于12月7日开始发售,部分普通列车车票瞬间售罄,可谓“一票难求”,但12306网站表现正常,并未出现往年被网友热议的“瘫痪”状况,预计春运车票抢购高潮将在12月17日到来。(2014年12月8日 中新网

    每到春运“一票难求”往往是热词,老百姓在说,政府官员在说,铁路职工也在说,总归一个字——就是“难”。对一票难求的说法,可以说仁者见仁、智者见者,药方满天飞。

    一是社会的需求与基础设施的不匹配。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这还得追溯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当时国家开发建设14个沿海经济特区,大批农民工拥入沿海城市,给交通业带来压力,之后中西部人群向东部流动越演越烈,每到春节前就形成了中国式的大迁徙,春运“一票难求”由此产生。

    二是国家基础建设给力稍晚。国家产业结构调整,首先应该考虑交通的发展,铁路作为国家的基础性产业,历史已经做出结论“国民经济的先行官”,而现在却是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从上个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全国修的铁路寥寥无几,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就是当时美国正在拆铁路,美国44万公里铁路,拆了17万公里,在中国学术界也有个论调,说铁路是夕阳工业,当时中国有5万多公里铁路,“铁路不能再多修了”的声音影响着国家决策部门,铁路部门是干着急没办法,这种余毒至今未散。

    三是铁路建设周期长,大规模铁路建设收获期还没有到来。大家都知道,国家开始着手大规模建设铁路是2004年以后才开始的,这两年才达到建设高潮,收获期应该是2012年至2015年,现在一票难求很正常,我知道铁路也使出了吃奶的劲,但还是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解决“一票难求”的方法,就是多修大能力快速铁路通道,再加上修铁路耗能低,这一点没有什么可质疑的,这是解决一票难求的根本出路。

    有人担心,路修多了,春运之后是否会闲置,我的回答是不可能。中国有13亿人,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每年对出行的需求成倍增加,只是现在我们没有方便的车可做,是经济条件受限而减少出行的频次,并不是人们没有出行的需求。人是要追求新鲜感觉的,一旦社会功能把人们的出行耗能降到最小程度,会很大程度增加人民出行的频次。

    有人说,解决一票难求,要减少人们的出行,我看那是误导,是误导人们走向愚昧,铁道部提出的“人便其行,货畅其流”的目标,符合社会发展的方向。

     解决一票难求,我们不要被一些现象所迷惑,更不能对国家大力度推进高铁建设说三道四,基础设施建的越好,老百姓会越收益。国家的强盛,人民的富裕,完善的基础设施才是保障。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