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补贴”岂能成小官贪腐的“新途径”

中国法制网   2014-11-17 15:55:43
更换背景颜色:
 
 
 
 
 
 
 
更改文字大小:

“财政补贴”岂能成小官贪腐的“新途径”

 

不断刷新纪录的“小官巨贪”,起码警醒我们两点:一是反腐“永远在路上”;二是重典重拳之后,还要“广撒网”,让那些被权力监督所遗忘的角度,也晾晒在阳光之下。(11月17日,中国新闻网)

梳理被曝光的案例不难发现,“小官”虽然“官小”,但多在要害部位,且多数任着部门“一把手”,“官小”权力却大。有的基层领导干部在单位说一不二,俨然是“土皇帝”;有的单位内部集体贪腐形成了利益共同体;有的上级部门对基层单位的考核检查,只是“走过场”……通过“欺下瞒上”的手段,掌握着实权的“小官”们轻松躲避了监管,再通过积累式的贪腐,从小贪小腐变成了巨贪巨腐。

的确,国家的各项财政补贴和拆迁补贴虽然是个好政策,然而中央下拨且逐年增加的庞大补贴资金,成为了一些腐败官员和不法商人的觊觎目标。

的确,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许多项目向城乡结合部转移和延伸,城乡结合部土地大幅升值,成为征地拆迁、违章建筑治理的重点区域,这一区域的村干部贪贿案件也呈现逐年增多趋势,因此,越来越多的腐败村官都发起了“土地财”。

不得不说,去年以来,党的群众路线在全国各地深入开展开来,中央出台了“八项规定”以及狠刹“四风”活动,中央屡次提倡“老虎”、“苍蝇”一起打,让我们再一次看到了党中央对于腐败问题惩治的决心。这既是正风肃纪之纲领,又是正风肃纪之“高压线”。

笔者认为,国家的各项补贴政策是好的,但相关部门还应针对惠农政策性资金分配、使用、管理等环节存在的漏洞和制度缺陷,及时采取措施,建立科学的防范机制和追惩机制,才能真正确保补贴资金安全足额落实到农民手中。当然,对各地使用管理惠农资金中出现的违法违规行为,还需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法律规定严厉问责,让惠农资金成为一条任何单位、任何人都不能乱碰的“高压线”才好。(刘洛妍)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