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风:为官从政当始终与群众坐在一条板凳上

中国法制网   2014-11-15 23:57:00
更换背景颜色:
 
 
 
 
 
 
 
更改文字大小:

  在赣皖交界的偏远山区,有一个小小的村落,这里人口少,地理位置复杂,出行不便。然而,有一个人却在这艰苦的环境下,通过多方努力,引领村民走上了增收致富路。他就是彭泽县马当镇丽山村党支部书记江建新。(山西省人民政府网 11月12日)

  江建新自1991年担任丽山村党支部书记起,始终践行“与群众坐在一条板凳上”的信念,以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建设和谐新村为目标,为发展农村经济、构建和谐新村做出了积极努力。

  板凳,《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用木头做成的一种凳子。这种凳子没有靠背,没有扶手,结构简单,样子“寒碜”。然而,板凳却很实用,乡里乡亲聚会或议事时离不开它。人们坐在板凳上,围拢一起,没有高低贵贱,却有浓浓温情,彼此敞开心扉说知心话。

  我们党最大的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最大的危险是脱离群众。干群关系的融洽与否,关系到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和地位,关系到人心向背的大问题。因此,政治局常委到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联系点调研指导工作时就强调“与群众同坐板凳”,这是密切干群关系的重要法宝,更是检验我们群众路线走的怎样的一条重要标准。

  然而,眼下却有一些党员干部,不愿与群众同坐板凳,而是习惯于坐在办公室当“收音机”、“发报机”,喜欢在办公室发号施令,把群众挡在门外,生怕接触群众给自己添麻烦,更不用说下基层;当然,坐在冬暖夏凉的空调房当然舒服,如果这样下去,与群众的距离就会越来越远。

  与群众同坐板凳,究其根本,是身份认知错位。一些干部把自己当成“主人”,把群众当成“仆人”,一副官架子,高高在上,瞧不起老百姓。只有去掉“官念”,放下身段,诚恳地和群众坐在同一条板凳上,才能拉近距离、消除隔阂,让群众真正把你当亲人,无话不谈。

  一些老百姓也不愿意和我们当官的作一条凳子,究其症结,是交流方式不当。一些干部习惯于居高临下说教训导,满嘴都是官话、套话、空话,所以人们不想听、不爱说。当从群众角度出发、用“土话”和群众拉家常,打成一片,才能换来老百姓的真心喜欢。

  与群众同坐板凳,关键是要做到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要以人民群众利益为重、以人民群众期盼为念,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好务。只有这样,我们的群众路线才走出了意义,走出了实效。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