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名单上的公车”折射的岂止权力骄横
- 更换背景颜色:
-
-
-
-
-
-
-
“黑名单上的公车”折射的岂止权力骄横
甘肃省公安交警部门7日对交通违法未处理前100名的机动车进行集中曝光,政府公车首次登上“黑名单”。在被曝光的政府公车中,违法次数最高的达147次。(11月9日,中国新闻网)
多年来,人们一直对公车私用现象忿忿不平。无论纪检监察部门如何下大力整治,可是“车轮下的腐败”一直得不到有效的控制。为了遏制“车轮下的腐败”,提高领导干部的廉洁自律性,中纪委更是对公务用车进行了专项清理工作,可以说成效还是很显著的。
提到公车,就不得不得提到公车违法。的确,很多公车仰仗着是领导干部的专车,行使在道路中随意违反交通法规。
这不,甘肃省公安交警部门7日对交通违法未处理前100名的机动车进行集中曝光,政府公车首次登上“黑名单”。在被曝光的政府公车中,违法次数最高的达147次。
记者从甘肃省公安交警部门发布的名单中看到,在被曝光的100辆机动车中,交通违法未处理次数均超过100次,其中交通违法未处理次数最高的达276次;有多辆政府公车“上榜”,其中交通违法未处理次数最高的是陇南市武都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的一辆机动车,达147次。此外,还有几十辆企事业单位的车辆也登上了“黑名单”。
众所周知,去年,中央不仅出台了“八项规定”,更是印发了《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要求取消一般公务车,贪污腐败之风有所收敛。甘肃省公安交警部门曝光的公车违法次数最高的达147次,这样的数字不得不让人震惊。
的确,“车轮腐败”过去是离群众最近、最为普遍的不正之风,群众眼皮底下的公车乱想若不治理,对党和政府的形象损害极大。诚然,作为杜绝“车轮腐败”的一个环节,清理公车是各级各部门刻不容缓的职责。
笔者认为,要切实管理好公车,不让公车肆无忌惮的违法,关键还是要制定强有力的处罚措施,以及进一步完善制度和解决监督过程中的透明问题,每一个好的制度背后,都需要更为科学、细致和坚决的落实与执行。否则,只会让制度流于一种形式,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刘洛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