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县2/3收入用于送礼折射了啥
- 更换背景颜色:
-
-
-
-
-
-
-
贫困县2/3收入用于送礼折射了啥
“我们家去年一年收入才2万多元,光送礼就送了近3万元。”重庆市城口县庙坝镇兴旺村村民李习琼谈到“送礼”很无奈地说。(11月5日,人民网)
据报道,在这个国家级贫困县,被“人情债”困扰的不止李习琼一人。2013年,城口县庙坝镇共操办各类酒席1063次,收送礼金6300余万元,而全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总和才9300万元。
不可否认,当前在一些基层单位,呈现出一派“人情债”,很多酒席不停的出现在眼前,俨然一片不送礼很多事情“不能办”的景象,这样的“疑心病”其实质来源于对官场潜规则的担忧。
诚然,中国不仅是一个礼仪之邦,更是一个人情社会,靠关系、拼人脉、讲感情已经成为诸多行业的“潜规则”。
然而,将收入的三分之一都用于送礼就能解决“人情往来”么?即便是没有所托,但也是别有用心,决不可以“人情往来”来做借口。
显然,在一些基层的“人情债”中,很多已然超过了本该赠送的金额,钱财早已经超出了“礼”的范围,而正因有如此厚重的“礼”才撼动了官员手中的权力。
据了解,目前,重庆城口县、巫溪县等不少地方都已开始着手治理基层“人情债”。城口县专门出台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婚丧简办,其他事宜一律不准操办,不准收受亲戚以外的其他单位和个人礼金或贵重礼品。
因此,笔者不禁感叹,如果基层一些领导硬要把赤裸裸的受贿所得强硬性的当作是人情往来,把明显的权力腐败说成是人之常情,大肆收取其所谓的“不送礼,不好办”,还认为不违纪违法,这完全是在混淆是非,其根本就是想逃脱法律的严惩。
笔者认为,对于广大党员干部来说,“收钱”是一条不能触碰的底线,逾越了这条底线,就是以权谋私、腐败堕落。官员腐化堕落的理由千奇百怪,但其结局都是一样,只要敢腐败,必定会受到严惩。(刘洛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