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场“圈子文化”当彻底清除
- 更换背景颜色:
-
-
-
-
-
-
-
二轮巡视除浙江外,其余12个巡视点即桂、藏、沪、青、冀、陕、黑、川、苏等9个省区市及国家体育总局、中科院、一汽,均晒出问题账单。其中,四川一些干部牺牲公共利益换个人职务晋升和经济利益,川桂苏冀官场存"圈子文化"。(11月4日 人民网)
12巡视点“晒”问题,均存“顶风违纪”。而在四川,被指出“一些干部通过‘打干亲’、‘打礼’等方式拉关系”;“一些领导干部一度热衷拉关系、架‘天线’、搞‘勾兑’”。
“一些领导干部任人唯亲、搞‘小圈子’”;江苏,“一些领导干部与老板之间保持相对稳定的关系圈子,进行封闭式权钱交易”;河北,“个别领导干部搞团团伙伙,并与企业老板结成利益纽带”。
四川省自十八大至今已有李崇禧、李春城、郭永祥3名省部级官员落马,被视为腐败重灾区之一。中央第九巡视组组长杜德印通报时,采用了“官官勾结、官商勾结,权权交易、权钱交易”的鲜有表述,指出四川“前些年一些领导干部以牺牲公共利益换取个人的职务晋升和经济利益”;“政治利益与经济利益连环输送的利益链”。
现如今官场,有些人痴迷于圈子,一发而不可收。官场的圈子,不是简单的感情联合体,而是权力、地位、名誉、关系、利益的结合体。划圈为界,划圈为战,一荣俱荣,一毁俱毁。圈子的弊端在于只讲小团结,不讲大团结;只讲圈内的利益,不顾圈外的利益;只信任圈内人,不信任圈外人,非圈内人话不投机,非圈内人不相与谋,非圈内人不予重用。有些人赤裸裸地说“饭局事小,出局事大”,把圈子看得比什么都重要。
官场中的“圈子文化”已经屡见不鲜,关系链条更是错综复杂,很多干部为了能使得自己在官场站稳脚跟,不惜动用所有关系稳固自己的地位。他们千方百计接近领导干部,挖空心思讨好,处心积虑拉拢,千方百计与领导干部套近乎,把掌有实权的干部当作“资源”来经营,把表现优秀的年轻干部当作“潜力股”来投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利用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变成为谋取私利的工具,为自己捞好处。
从官场“圈子文化”,我们很容易觉察到官场上的人身依附关系。在一些地方,官场的上下级关系,不像正常的行政隶属关系,而是因为你是领导提拔的人,你就必须对领导感恩戴德,唯其马首是瞻。
“圈子病”正在成为腐败的变种,破坏着公共权力的正确运行,成为民主政治的大敌。一些人在“小圈子”里醉生梦死、尽展其贪婪本性,而在工作和生活的“大圈子”则俨然一副正人君子模样。近年来被揭露的大案要案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窝案、串案明显增多。
笔者认为,“圈子文化”,实乃官场之大毒瘤。“小圈子”离不开一个“私”字,公权与私利结盟,正常的同事和上下级关系异化为赤裸裸的金钱和权力关系。这种不利的“圈子文化”必须彻底清除。(文/张雨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