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治“三资”乱象须给权力装上“铁笼子”

中国法制网   2014-10-28 10:37:26
更换背景颜色:
 
 
 
 
 
 
 
更改文字大小:

  随着农村经济不断发展,农村集体的资金、资产、资源的规模也在不断增加,但长期以来很多地方农村“三资”的管理不规范、不完善,渐成基层腐败频发区域。(10月28日 中国新闻网)

  在一些农村,“三资”管理多年来缺乏统筹,乱象丛生。有的村存在会计、出纳不分家,账、钱、权由村支书一人掌管;有的村集体资产往往流向村干部的关系户,普通村民不知、不问、也问不了;有的村集体资源成为村干部自家资源,有多少、在哪儿、谁在用,都是一笔糊涂账。很多农村上访事件皆起因于农村“三资”管理混乱。

  正因为针对农村“三资”有效的监管机制并不完善,很多农村矛盾由此而生。据统计,高陵县近3年涉农的230起信访件中,有217件与“三资”的管理有关,占涉农信访总量的80%;发生在农村干部中的98起违纪违法案件,有85起都与农村“三资”有牵连。

  “三资”是农民关心的热点,也是农村信访的焦点,管理不好,就会成为矛盾点。落实群众路线,必须通过清理农村“三资”,给群众亮出一本“明白账”。

  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期间,全国多地对农村“三资”的管理问题推行集中整治,“三资”管理正步入有效监管轨道。各地在“三资”清理中,也发现了不少腐败线索。一个个侵吞群众利益的“内鬼”被挖出, 一个个“苍蝇”被拍落。

  然而,这一个个“苍蝇”的拍落同时更是折射了整治村官中的乱象迫在眉睫,一些地方在村官的管理上疏忽,导致小官巨贪的现象屡见不鲜,在征地拆迁的制度漏洞和政策执行走样,加上监管不足,一些村庄村务、财务又不够透明,财务管理混乱,从而形成了滋生贪腐的“温床”。

  遏制“村官”腐败,必须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各项制度成为一道道“紧箍咒”、一个个“铁笼子”,将权力规范在制度之下。充分发挥纪检监察机关作用,围绕权力行使、资金使用、政策落实等方面,加强对城镇化工作全程监督。从根本上使得村官们有更高的觉悟和境界,牢记党的宗旨,永葆政治本色。(文/张雨竹)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