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牢骚话是实践群众路线的方向标

中国法制网   2014-10-22 17:21:23
更换背景颜色:
 
 
 
 
 
 
 
更改文字大小:

  今年5月,竹山设立群众“怨言箱”,启动群众身边“烦心事”征集活动,通过网络、信函、媒体等途径收集群众“急难愁盼”的“烦心事”。到8月底,征集到群众身边的“烦心事”102件,涉及医疗、教育、扶贫等民生十大类26件惠民实事,目前,正在一一办理中。(新浪网湖北频道 10月13日)

  群众发“牢骚”,除个别人态度比较偏激外,一般都有一定的合理性。他们或是针对工作、生活现状不如意的地方,讲上几句“心里话”;或是对个别领导干部的做法有意见,发一些议论。这些话看似有点刻薄,实则像一面镜子,折射出了我们工作中的差距和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群众的呼声。如果处理不好,甚至漠视不管,不但不利于内部凝聚力、战斗力的形成,而且容易损害党组织和领导干部在群众心目中的地位和形象。

  依靠群众是我们党一贯的优良传统,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教育活动正是加强我们党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举措。如何对待“牢骚话”,是检验党员领导干部是否真心联系群众的试金石。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充分调动最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是要使全党同志牢记并恪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以优良作风把人民紧紧凝聚在一起,为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目标任务而努力奋斗。他指出,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党只有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始终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才能做到坚如磐石。

  领导干部只有坚持群众观点,善于听取“牢骚话”,才能从群众舆论中反省自己,找到工作中的差距和不足,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改进,从而赢得群众的信赖。“牢骚话”当然不像“三伏天喝冰水”那样舒服、清爽,有些话非但不大中听,而且还如芒在背,然而,作为虚怀若谷的党员领导干部,也要坐得住、听得进。只要是源于实情,出乎真心,就要广纳群言,虚心接受,真正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牢骚话”难听,但却是来自最前线的“情况报告”,其话语的“含金量”是不可低估的。每个领导干部都应该时刻牢记相信谁、依靠谁、服务谁的根本性原则,把群众的呼声当做“第一信号”,对决策上的失误或工作中的错误,及时加以改进。由于所处位置不同,看问题的角度有别,“牢骚话”不可能都是正确的,对其中的片面性认识,也应及时沟通,求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姓名:夏阳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